痛心!“大头娃娃”再现!选奶粉的坑,你掉过吗?

所属分类:专题科普     阅读次数:701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17:33:39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
也是一个个家庭的未来
承载着家人最美好的祝福
奶粉作为婴幼儿除母乳之外的一种重要食物
是婴幼儿除母乳之外重要的营养来源
可以说是至关重要

近日网络上一起奶粉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某地多位家长发现孩子频繁出现异常行为:莫名拍打头部、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红疹、头骨畸形疑似“大头娃娃”……

医院就诊后发现这些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指标不达标,全部患有佝偻病,维生素 D 严重缺乏。

这些宝宝大都存在牛奶过敏症状,医生曾建议家长购买氨基酸奶粉给孩子食用。

家长们在某母婴店导购的推荐下买了一款“特医奶粉”给孩子食用,孩子长久食用后,便出现上述症状。

实际上,导购当荐家长购买的“特医奶粉”是一款“固体饮料”。

“固体饮料”是“特医奶粉”吗?
为什么会造成“大头娃娃”现象?
家长购买奶粉时该如何避“避坑”?

1、“固体饮料”是“特医奶粉”吗?

前文中提到的牛奶过敏,其实是指的是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喝牛奶会出现流清涕,反复咳嗽、哮喘、湿疹样的皮疹、荨麻疹、红斑、呕吐、反流、腹泻、便秘甚至便血等一系列过敏症状。

特医奶粉指医生建议蛋白质过敏婴儿家长购买的特殊医学用途奶粉,分为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大豆蛋白配方奶粉和其他动物奶粉等。

氨基酸奶粉指的就是针对蛋白质过敏婴儿的氨基酸配方奶粉,由完全游离的氨基酸组成,不含肽段,就不具备引起过敏的基本条件。

而我们常说的“固体饮料”一般分为蛋白型和普通型,前者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4%,后者蛋白质含量低于4%。

蛋白固体饮料是指以乳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其他动植物蛋白、氨基酸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制成的。

2、是什么导致了“大头娃娃”

固体饮料是普通食品,不是婴幼儿配方乳粉,更不是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远低于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

“蛋白固体饮料”并不能提供婴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把它作为婴儿的营养来源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严重的就可能造成孩子维生素D缺乏,从而影响其骨骼发育,导致佝偻病的出现。

3、家长购买奶粉时该如何避“避坑”?

如何购买“特医奶粉”

1、正确指导下购买

不要听信导购的一面之词,市场监管总局指出:

“消费者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2、正确渠道购买

购买特医奶粉,应尽量前往三甲医院咨询营养科医生或儿保医生。

3、学习营养知识

家长应具备最基本的营养知识,包括食品标签基本知识,看到罐身标有“蛋白固体饮料”字眼,就应该知道不是自己想要选购的特医奶粉。

普通奶粉如何挑选呢?

1、认准配方奶粉

家长一定要仔细看包装,认准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儿奶粉需要给婴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对配方要求极高,不是随便一款饮料就能做到的。

2、尽量选择品牌

一般来说,知名大品牌奶粉企业的技术力量、生产设备、产品配方等各方面都有一定保障,产品质量也有所保证。

3、营养成分注意看

其实合格厂家正规生产的合格奶粉,都会添加孩子成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营养成分都差不多。

但配料中如果出现“蔗糖” 、“麦芽糊精”和“香精”等物质,就需要注意了。

4、小罐测试口感

对于孩子来说,奶粉的味道、口感很重要,购买奶粉的时候最好先从小包装开始。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