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不含糖、放心吃?你也太天真了吧~
所属分类:专题科普 阅读次数:2396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15日 21:19:07
奶茶、蛋糕、冰激凌
……
不出意外的话
一口美妙甜食
能让人心情都变好
毕竟糖可是我们不可缺少的
营养成分与能量来源
糖作为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添加了糖的食物在口感、风味上更是能给我们带来美妙、愉悦的感受。
但大家也知道,糖吃多了会引起龋齿和肥胖等不健康的现象,减肥人士更是视糖如猛虎。
这种时候,就会选择一些“无糖食品”。
但,无糖食品=不含糖吗?
什么是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有哪些“猫腻”?
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什么是无糖食品
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所谓“无糖”就是用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木糖醇或多元糖醇替代易简单糖(蔗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其作用是有糖的甜味感,却没有简单糖的能量。
糖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日常所需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同时糖还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可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发生危险。”
游离糖是指由厂商、厨师或消费者添加到食品和饮料中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双糖(如蔗糖或砂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
研究表明:
摄入含糖饮料最多的儿童与摄入含量饮料较低的儿童相比更容易出现超重或者肥胖。
与游离糖的摄入低于总能量摄入的10%的人员相比,当游离糖的摄入高于总能量摄入的10%时发生龋齿(俗称蛀牙)的比率更高。
所以,一定情况下我们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量。
无糖食品中的“猫腻”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道:
“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于淀粉水解物的糖,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
因此,无蔗糖不等于无其他单糖,而无糖又不等于无糖醇等甜味剂,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无糖食品含糖量低,那么是不是可以实现低热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表示:
号称“无糖食品”的产品里面,很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
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
如果是严格按照国际通用规则,加入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剂来做成的无糖食品能放心吃吗?
马冠生解释:“目前所使用的甜味剂具有口感甜、能量低的特点,对血糖值也没有明显的影响,适当摄取也是可以的。
但是,有些”无糖食品“本身也是用粮食做的,其主要成分—淀粉经消化分解后都会变成的葡萄糖。
与我们日常吃的馒头、米饭所产生的能量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无糖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吃。
如何选择健康食品?
1、注意查看营养标签
号称“零脂肪”、“低糖”或“无糖“的食品,一定要注意看它的成分表:
凡含淀粉的食物都含糖,有的无糖食品配料表中标明“糊精含多少”,有糊精就代表含糖。
在食品标签中,还有很多东西其实也都是糖,比如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如果有这些东西存在,也要注意少吃。
2、注意食物本身是否含糖
选购时不仅要看包装上有无蔗糖含量,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
即便有些食品的添加剂中并不含糖,但食品本身可能含糖分。
3、选择品牌无糖食品
有口碑的产品在配料时会尊重营养专家的意见,如果制作规范的话,投料也比较标准。
4、注意日常饮食控制
日常生活中,自己烹饪食物时尽量不加糖。
不要经常喝碳酸饮料,如果想喝,尽量选择无糖饮料。
纯果汁也要少喝,直接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