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与健康》第五集:需补充益生菌的人群

所属分类:专题科普     阅读次数:2607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 11:34:12

人与细菌是“亲属”,健康疾病皆有关,养护身体益生菌,微生态平衡保健康。

《益生菌与健康》共六集,第五集---需补充益生菌的人群

21世纪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国人体内的微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口腹无度的饮食和黑白颠倒的作息,已成为越来越多国人的习惯,许多人体内的微生态失去平衡,健康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补充益生菌改善微生态平衡,维护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例如以下人群:

1.胃肠道功能紊乱者

    俗话说:胃肠道是健康的第一关。健康的胃肠道应该是食物进得去:指食欲正常、消化道通畅;营养留得住:指营养物质能被消化和吸收为人体所用;废物排得出:指大便正常,有毒、有害物质能及时被排出。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各种因素,胃肠道功能会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问题,影响到健康。如食欲差、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腹泻、便秘等。这些人都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合成营养物质,促进肠蠕动,来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紊乱,以促进胃肠道恢复健康,确保人体生命所需的原材料和能量,能源源不断地由胃肠道供给。

2.易缺乏益生菌者

人群中有些人更易缺乏益生菌,如使用抗生素的人:特别是长期反复口服广谱抗生素的人。抗生素作为细菌的克星,进入体内会不分青红皂白大开杀戒,对有害菌、有益菌统统杀光光。现实生活中,国人抗生素滥用情况相当普遍,很多人连一个小小的感冒都要静脉输注抗生素,导致有益菌受损引起缺乏。

中老年人:随年龄肠道益生菌数量明显减少,有害菌增多,胃肠道的功能减弱,特别是肠蠕动的能力减弱。补充一定量的益生菌,通过调整肠道的微生态,对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及延缓衰老有一定的功效。所以成年人及老年人应经常性补充益生菌。如果老人家还有其他疾病,建议应该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用益生菌来辅助恢复。

膳食结构不平衡的人:日常只吃精白米细面,很少吃全谷类及薯类食物。摄入过量动物性食品,高脂肪食品,平时不吃或吃蔬菜水果偏少不达标者,肠道缺乏能帮助益生菌生长繁殖的膳食纤维(即肠道缺乏益生元),应补充益生菌制剂。

剖腹产儿、人工喂养儿等需要适当补充益生菌。剖腹产和人工喂养的孩子较正常产和母乳喂养的孩子,肠道益生菌不易建立,肠道粘膜局部的免疫功能比较低,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促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

  • 乳糖不耐受症者

     大家都知道乳及乳制品是营养价值高的食品,是人体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因此,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新修订的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人每天饮奶300ml。而人群中却存在很多人不能饮用乳及乳制品,表现为喝了牛奶会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现象,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亚洲人,特别是许多中国人,最常见的是中国的成年人,由于胃肠道普遍缺乏能分解乳汁中乳糖的酶,发生乳糖不耐受症的比率就特别的高。益生菌在胃肠道生长繁殖时能合成乳糖酶,那么补充益生菌制剂,使乳糖不耐受症得以缓解。  

  • 某些慢性病患者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和化疗时,化疗药物和射线不分敌我,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和有益菌群也受到损害。给肿瘤病人补充益生菌,可以快速修复肠壁组织的菌膜保护层;改善放疗和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厌食等症状;帮助营养吸收,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

5.肝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

益生菌对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患者肠道具有调节和保护作用。我国乙肝和丙肝的感染者众多,部分病人由慢性肝炎发展成了肝硬化,最终因血氨升高,肝昏迷使人生提前画上了句号。给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补充益生菌,优化肠腔环境,重建肠道菌群平衡,以减少肠道氨的产生;降低肠腔的PH值,以减少氨的吸收;益生菌还可以降低肠壁的通透性;抑制肝脏的炎症;减少其他肠源性毒物的吸收;益生菌对肝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的保健功效被临床广泛应用。

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患者: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益生菌可以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有益于血脂恢复。减少小肠对血糖的吸收,预防和减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易过敏的人群及呼吸道易发生感染的人,补充益生菌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今天的《益生菌与健康》第五集,需补充益生菌的人群,就和朋友们分享到这里。养护身体益生菌,微生态平衡保健康。下期将为朋友们奉献的内容是,《益生菌与健康》



最新推荐